自“成都治水十條”出臺以來,全市各級各部門以時不我待的緊迫感,迅速行動,齊心協力,真抓實干,全力以赴重拳治水,深入推動各項具體舉措落細落實。
金牛區:
推進府河、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
一直以來,金牛區按照黑臭水體治理的時限及標準要求,綜合運用各種有效手段及措施,對黑臭水體實施深度治理。
2014年和2015年,金牛區分批次、分步驟完成了沙河、二道河、鳳凰河二溝等21條黑臭河渠治理。2016年,摸底河、金牛四斗渠、桃花江、西郊河、飲馬河、鳳凰河6條河渠被列為黑臭水體,并納入國家住建部、環保部黑臭水體治理監管平臺監管,限定2017年底消除。
據金牛區相關負責人介紹,截至目前,6條黑臭河渠均已完成工程治理,經區環保部門委托第三方監測機構水質監測,均已達到黑臭水體治理標準,公眾滿意度測評達到90%以上。
同時,金牛區積極推進府河、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。2016年實施府河流域金牛四斗渠、雙江堰、茅草堰等關聯河道整治行動,整治入河排污口72個;并完成了沱江流域污染源排查,制定了治理計劃,及時下達毗河流域專項治理工作目標任務,啟動開展毗河流域專項治理工作。
值得一提的是,金牛區充分利用都江堰灌區歲修斷流的有利時機,對全區河道及管網進行清淤疏掏,清除淤泥、雜物,保障河渠及管網暢通,促進水環境質量改善。近年來,已分區域、按計劃對摸底河、車站明月排洪渠等38條河渠逐一實施清淤疏浚,共計清淤疏浚30余萬方。
水環境“四項工程”。源頭管控與污水治理齊發威,杜絕黑臭水體再生。
郫都區:
源頭管控與污水治理齊發威
為進一步提升郫都區水環境質量,郫都區水務局深入實施黑臭水體治理,嚴格落實河長制管理,狠抓源頭治理,打造生態治理樣板。
垃圾漂浮,污水橫流,這是楊泗堰曾經的“丑陋模樣”,但經過綜合治理后,如今的楊泗堰搖身一變,成為了一條綠草叢生、鮮花爛漫的生態溝渠。怎樣打造楊泗堰治理樣板?
據郫都區水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,通過采用PPP模式,新建污水管網370米,治理下河排口13個,清除黑臭老泥1200立方米,垃圾淤積物230立方米。同時,在傳統溝渠整治模式的基礎上,引入生態修復環節,采用“清水補給”+“岸線修復”+“就地凈化”的方式,恢復水體生態系統自凈能力,打造河道生態景觀。
近年來,郫都區逐步形成了“綜合治理、流域治理”的工作思路,確立了“控源截污、治理內源,活水循環、補給清水,凈化水質、修復生態”的技術路線。出臺了《加強黑臭河渠綜合治理后長效管理工作方案》和《郫都區河渠水環境檢查考核細則(試行)》,要求各鎮落實主體責任,健全管理體制,充實管護隊伍,防止新增排污、反彈排污,確保水質達標。積極開展企業達標排放整治、集中整治畜禽養殖污染、無證無照企業取締和石材加工行業污染治理等水環境治理“四大行動”,同時實施污水收集管網建設工程、污水處理設施擴能提標工程、水源保護屏障工程和人水和諧宜居工程等。
|